中校

- 注册时间
- 2009-3-23
- 金币
- 6309 个
- 威望
- 172 个
- 荣誉
- 29 个
尚未签到
|
本帖最后由 80186 于 2010-6-26 22:47 编辑
栅格天线振子馈源的仿真
今天看到网友goodluck123的《 自制栅格馈源及外壳,绝对原创,山寨版与厂家有一拼!》一文对那个馈源有一些兴趣,等不及无线兄了,先来仿真一下,供参考,也希望大家提意见并讨论之。下面两图是从上面提到的帖子来的,尺寸根据网友提供我添加到图上。
振子的样子
这个振子估计用4nec是没有办法仿真的,估计要用比较专业的东东才行。好在WIFI频段不需要那么粗的导体,按习惯用2mm的线吧。
一、根据原尺寸对振子长度和距离进行优化,结论如下:
结果并不满意,增益不到6dbi,驻波比还高达1.37。比2单元的小八木还差。可能网友提供的数据有问题吧。
从天线的形状看,应该是角形天线,那么夹角应该为45度(135度)。把60度改为45度,情况有很明显的改观,增益有7.6dbi 看图:
按网友提供的120度角(与垂直面30度)来看,好像是喇叭天线的变形?那么应该增加直线部分的宽度,1.6CM肯定不够。
二、还不如不要折那个120度,直接把那块板拿来做反射板呢。
增益:8.33;驻波比接近1 。
三、分析和改进(针对该文的圆形栅格)
从上面看仿真情况看该馈源设计不理想,最低的来看,设计目的不明确。可能“山寨”的东西就这样?
那么作为前馈抛物面天线的馈源设计应该有什么要求呢,个人认为最低要达到:
1、合适的半功率角(与抛物面的焦距/直接比匹配)
2、最大的增益
3、最小的旁瓣电平和最小的后向辐射。
4、对于栅格天线这样的前馈天线还要有最小的遮挡面积。
根据以上几点优化的目标首先是提高增益的同时减少反射板的投影面
前面介绍的第一种情况(原设计)的反射板投影面积为: 11*5.4=59.4平方厘米,增益=6
前面介绍的第二种情况的投影面积: 11**9.2=101.2平方厘米,增益=8.33
根据八木天线原理反射器要求大于半波长的要求,将反射板改为0.51*一频段的波长=6.4CM
这时投影面积:6.4*6.4=40.9平方厘米,增益有8.89dbi
看图:
进一步用直径6.4的圆盘代替正方形反射板,这样遮挡面积只有3.14*6.4=20平方厘米。经过优化:
增益8.1,驻波比1.04(用75欧姆的电缆)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突然改圆环振子了?
1、与反射板比较匹配。
2、圆环振子相当于两半波振子阵列,在H和V平面的方向图是不一样的,满足原来栅格天线的要求(长方形的栅格)。
太晚了,先把nec文档传上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