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尉
- 注册时间
- 2010-10-9
- 金币
- 209 个
- 威望
- 3 个
- 荣誉
- 1 个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0 天 [LV.20]漫游旅程
|
说这个贴子,我觉得肯这理挨砖的贴,在专家面前卖弄
在我们这个仿真块里,我觉得我们走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纯为了仿真而仿真,得出一些高得离谱的指标,沉浸在仿真结果面前,也不想想这些结果是不是可靠的。我认为,这些结果肯定是不可靠的,理由如下:
1,天线是接收空间的能量装置,在天线占用空间一定时(和那个天线的有效口径意思接近),接收的能量肯定是相同的,想办法把这个能量利用谐振原理,那么,增益值就产生了。这些谐振,有电气因素(尺寸,带宽),空间因素(方向性),模型因素(天线类型),决定了天线角度,带宽等因素。也说明了,增益高又角度都大的天线是不可能的(都大指的是水平与垂直角度)
2,以目前的情况看,一个天线,再怎么增益高,方向性好,一般都有1-10%的带宽,这意味着,即使天线尺寸偏一点,也不会使增益有明显的下降。但我们的仿真的呢,动不动就要尺寸精度达到0.01mm以下,你算算,就算差1%的电尺寸,就算差0.3mm吧,按理说,天线增益和其他性能应当没明显的变化才对,否则,这个天线的仿真肯定是不正确的。仿真结束后,可以适当的修改一点点天线的尺寸,使之偏离1%左右,如果得出的结果与修改前接近,那么,这个仿真的结果我认为可行性才比较高。那种只要精度在0.01mm以下才可以达到指标的仿真结果,我认为肯定是仿真软件出了问题
3,仿真是基于计算的,我想应当多用几个软件来验证一下,如果两个结果相差不远,那么,可能性才是比较大的
4,最重要的一点,仿真的结果不要脱离了我们DIY的限制。在我看来,我们的铜丝党,按照打印图纸折铜丝的尺寸原振子单边的的精度估计是在0.2-03mm,折三到四下时,总尺寸误差会达到0.6-1.2mm左右。当然我们可以用先确定总长然后在铁丝上划记号的来得到稍精确的精度,但总尺寸的精度也被控制在0.2-03mm左右。从这点可以看出,我认为我们的仿真优化时,步进的长度,设置在0.3mm为宜,最大的降低了有图纸而没有实物的情形,作出来的天线也接近于图纸,也尽可能的接近于天线仿真
5,用于线切割的,PCB专业制板的,可以把这个精度提高一点点,但高于0.1mm也是不合实际的。对于一般的工厂,即使是成品天线,在生产过程中,0.1mm的误差,是很可能的
6,总结一点,我希望优化一款叠双菱(呵呵,我现在只对叠双菱比较感冒),在边长尺寸相差0.3mm,高度相差0.3mm时,得到的天线增益变动不超过1DB,驻波比仍然在1.5-2以下时,这个天线我觉得就是一个好天线了,大家DIY的成功率也比较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