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次点评

蓝牙Fusca 2.4G SMD 天线集成设计指南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5    浏览:882    时间:2017-09-06
一、天线的封装 二、天线的摆放 三、天线的电路 四、天线的Layout 五、防静电处理 六、回流焊的温度曲线 七、参考文档
1 次点评

高通QCA9563 QSDK2016-4-27 开发包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5    浏览:736    时间:2018-01-02
QCA9563 QSDK2016-4-27开发包及PDF说明。
0 次点评

使用无线单片机设计开发工具 高效率开发51兼容无线SoC系统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5    浏览:1269    时间:2017-07-29
摘要:介绍如何使用C51RF-2 无线单片机开发系统,开发三种无线SoC(片上系统)cc1010/nRF24E1/nRF9E5,如何评估芯片,无线通讯软件库使用,快速调试,发现和排除在高频通讯中的软件和硬件存在的问题,软件加密等,给出温度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开发实例、库的使用和程序源代码等。 关键词 无线 SoC 51 系列开发工具
0 次点评

MT7620A TFBGA PCB Layout Guide-V0.2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5    浏览:622    时间:2017-08-28
文件原名:MT7620A_Layout_Guide_V0.3-20120920.pdf MT7620A Layout design comment Placement PCB Layer Stack System Block Diagram Power Topology RF matching network DDR2 PCI-e Ethernet RGMII Others
0 次点评

MIMO-OFDMA系统中理想信道估计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5    浏览:705    时间:2017-08-01
【文件原名】:MIMO-OFDMA系统中理想信道估计 Design of least-square estimation for MIMO-OFDMA systems 【资料成文时间】:<<计算机学报>>2007年 第30卷 第11期 【语言】:中文 【页数】:4 【作者】:王建华  卢鑫 【文件格式】:pdf 【摘要或目录】:该文对基于802.16d/e实现的MIMO-OFDMA系统模型的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已知信道估计设计的一种基于时-频域分析法的实现方案.在该方案下的性能可以作为衡量其它信道估计算法性能的一个参考基准,并根据OFDMA系统上行链路的导频分布特点,利用导频进行线性插值信道估计的LSE信道估计,测试结果表明无论对于何种情况,已知信道估计的都优干线性插值信道估计,SUI-1情况中当SNR大于7dB后,线性插值信道估计与已知信道估计的性能差距超过2dB,其它SUI情况性能差距不超过2dB. 关键字: MIMO-OFDMA    FFT/IFFT    线性插值    最小二乘信道估计
0 次点评

用Verilog 实现基于FPGA的通用分频器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5    浏览:871    时间:2021-03-25
在复杂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中,经常会用到多个不同的时钟信号。介绍一种通用的分频器,可实现2~256 之间的任意奇数、偶数、半整数分频。首先简要介绍了FPGA 器件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接着介绍了通用分频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并以分频比为奇数7 和半整数6.5 的分频器设计为例,介绍了在QuartusII开发软件下,利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来设计数字逻辑电路的过程和方法。
0 次点评

多用户MIMO-CDMA系统下行链路设计及MATLAB仿真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4    浏览:322    时间:2017-08-02
【文件原名】:多用户MIMO—CDMA系统下行链路设计及MATLAB仿真 【资料成文时间】:2008年 【语言】:中文 【页数】:4 【作者】:陈绪君 胡君红 【文件格式】:pdf 【摘要或目录】: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技术是最可能应用到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多用户MIMOCDMA是MIMO技术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文章概述了多用户MIMO—CDMAT行链路的系统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帧结构的可供DSP实现的多用户MIMO—CDMA全系统的仿真模型,接收端采用MRC最大似然接收提高了系统的接收分集增益,最后对不同用户数和不同PN长度条件下的多用户MIMO—CDMA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和评价。
0 次点评

MT7628_LinuxAP_V4.0.1.3_DPA_20150216.tar.bz2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4    浏览:593    时间:2017-08-25
使用原厂的SDK,生成的内核镜像没有WiFi,需要自己动手添加WiFi驱动。这个就是给MT7628、MT7688开发板添加的WIFI驱动模块。 文件名:MT7628_LinuxAP_V4.0.1.3_DPA_20150216.tar.bz2
0 次点评

信号完整性揭秘:于博士SI设计手记.pdf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3    浏览:1801    时间:2021-03-25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什么是信号完整性 1.2 SI问题的根源 1.3 新的设计方法 1.4 SI设计的难点 1.5 SI设计的误区 1.6 关于经验法则 1.7 SI设计与 SI仿真 1.8 SI设计的特点 1.9 基础的重要性 1.10 小结 第2章 数字信号频谱与带宽 2.1 周期信号的单边谱 2.2 周期信号的双边谱 2.3 单边谱与双边谱的关系 2.4 理想方波信号的频谱 2.5 方波信号的频谱特征 2.6 信号带宽与上升时间的关系 2.7 梯形波的频谱特征 2.8 信号带宽0.35Tr是如何得到的 2.9 信号带宽0.5Tr指的是什么 2.10 关于信号带宽的补充说明 2.11 小结 第3章 传输线 3.1 什么是传输线 3.2 信号的传输方式 3.3 传输线的返回电流 3.4 传输线的分布电容 3.5 单位长度电容 3.6 介电常数、等效介电常数 3.7 传输线的分布电感 3.8 回路电感 3.9 单位长度电感 3.10 波传播的lc参数表示 3.11 瞬态阻抗与特性阻抗 3.12 影响特性阻抗的因素 3.13 参考平面 3.14 返回电流的分布 3.15 传输线的延时 3.16 理想传输线的集总参数模型 3.17 耦合传输线模态分析 3.18 模态对阻抗的影响 3.19 线间距对阻抗的影响 3.20 有损传输线 3.21 趋肤效应 3.22 直流电阻、交流电阻、传导损耗 3.23 邻近效应 3.24 表面粗糙度 3.25 介质损耗 3.26 复介电常数 3.27 有损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延时 3.28 小结 第4章 信号的反射与端接 4.1 反射是怎么形成的 4.2 使用反弹图计算反射波形 4.3 正反射和负反射的含义 4.4 有限上升时间信号的反射波形 4.5 容性阻抗不连续 4.6 互连线末端容性负载的反射 4.7 互连线中间容性负载的反射 4.8 容性负载对时间延迟的影响 4.9 容性负载对传输线阻抗的影响 4.10 感性阻抗不连续 4.11 互连线末端感性负载的反射 4.12 互连线中间感性负载的反射 4.13 感性负载对时间延迟的影响 4.14 残桩与分支的影响 4.15 临界长度 4.16 多长的走线需要端接 4.17 如何估计驱动器的输出阻抗 4.18 端接方法 4.19 拓扑结构 4.20 串联端接中的桩线 4.21 并联端接位置 4.22 分支结构中阻尼电阻的应用 4.23 TDR阻抗测量 4.24 小结 附录4.1 线路末端的电容 附录4.2 线路中间的电容 附录4.3 线路末端的电感 附录4.4 线路中间的电感 第5章 串扰 5.1 串扰形成的根源 5.2 耦合长度 5.3 容性串扰 5.4 感性串扰 5.5 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 5.6 近端串扰的饱和 5.7 远端串扰的饱和与模态分解 5.8 边沿耦合与宽边耦合的串扰 5.9 影响串扰的因素 5.10 串扰对信号的影响 5.11 串扰与时序 5.12 蛇形走线与信号的延迟 5.13 保护地线 5.14 端接与串扰 5.15 减小串扰的常用方法 5.16 小结 附录 远端串扰两种解释的等效性证明 第6章 S参数 6.1 网络分析基础 6.2 S参数定义 6.3 从频域的角度理解S参数 6.4 S11的含义 6.5 S11与输入阻抗 6.6 使用S11提取特性阻抗 6.7 S11与瞬时阻抗 6.8 S21的含义 6.9 S21相位与传输延时 6.10 S21与通道响应 6.11 S参数对称性及能量守恒 6.12 S参数中的纹波 6.13 多端口S参数 6.14 S参数与串扰 6.15 小结 第7章 互连线中的阻抗不连续 7.1 分支结构 7.2 参考平面的宽度 7.3 互连线跨分割 7.4 过孔 7.5 小结 第8章 差分互连 8.1 差分传输 8.2 差分对的返回电流 8.3 差分信号抗噪声原理 8.4 差分互连中的阻抗参数 8.5 差分互连的反射与端接 8.6 差分互连的串扰 8.7 差分与共模的相互转化 8.8 差分S参数 8.9 差分对的等长等距 8.10 松耦合还是紧耦合 8.11 小结 第9章 抖动 9.1 抖动的含义 9.2 Jitter描述方法 9.3 Jitter统计特性 9.4 Jitter、BER、眼图之间关系 9.5 Jitter分类及产生原因 9.6 Jitter分离 9.7 Clock Jitter与相噪 9.8 小结 第10章 均衡 10.1 互连中的信号畸变 10.2 码间干扰 10.3 码间干扰与带宽 10.4 离散系统的码间干扰 10.5 均衡原理 10.6 均衡分类 10.7 无源CTLE 10.8 有源CTLE 10.9 离散时间线性均衡 10.10 使用ZFS算法确定FFE抽头系数 10.11 使用MMSE算法确定FFE抽头系数 10.12 反馈判决均衡 10.13 小结 第11章 电源完整性 11.1 为什么要重视电源噪声问题 11.2 PDN系统的噪声来源 11.3 电容去耦的两种解释 11.4 理想情况的去耦电容量 11.5 实际电容的特性 11.6 安装电感与自谐振频率 11.7 目标阻抗的设计方法 11.8 相同容值电容的并联 11.9 不同容值电容的并联 11.10 容值差对谐振峰的影响 11.11 ESR对谐振峰的影响 11.12 安装电感对谐振峰的影响 11.13 去耦网络电容的配置方法 11.14 阻抗曲线形状与电源噪声 11.15 在多大频率范围内去耦 11.16 去耦电容的摆放 11.17 去耦电容的安装 11.18 PDN系统的直流压降 11.19 小结
0 次点评

AdHoc网络的两种分布式CA安全方案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3    浏览:784    时间:2017-07-31
AdHoc网络的两种分布式CA安全方案
0 次点评

室内环境中UWB MIMO传输下的电磁仿真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3    浏览:345    时间:2017-08-02
李晓光,杜正伟,冯正和 (清华大学电子J二程系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 构建准确有效的超宽带(UWB)信号室内多发多收(MIMO)的电波传播模型对于设计UWB MIMO系统而言非常重要.本文采用时域射线跟踪算法,根据时域几何光学理论(co)和一致性绕射理论(UTD),编制了三维电波传播仿真程序,并利用该程序进行了室内信道的仿真,得到了以下结论:室内环境中,采用双发射天线对深衰落情况有所改善,但双发射天线引起的快衰落现象比单发射天线严重;采用多径接收的方法可以改善室内信号的接收性能;使用垂直极化发射天线时,垂直极化接收的场强较强;发射天线放置在房间中部比房间一端时的信道空间相关性低,双发射天线比单发射天线时的信道空间相关性低. 关键词: 超宽带;多人多出;时域射线跟踪算法
0 次点评

WiMAX產業市場現況與未來發展

分类:设计开发    下载:2    浏览:431    时间:2017-08-09
2007年的研究文章,回首一看,其预测挺准。 &#1048707;WiMAX技術簡介 &#1048707;產業與市場現況 &#1048707;WiMAX五年內難以取代ADSL/Cable市場地位 &#1048707;WiMAX五年內難以大幅搶佔行動通訊市場 &#1048707;探尋WiMAX的機會點 &#1048707;結論
推荐下载more
热门下载more
最新专题more
  • Aruba控制器固件
    Aruba 6xx/7xxxx控制器固件下载
  • Asuswrt-Merlin梅林固件专题汇集
    加拿大人Eric Sauvageau在华硕开源的Asuswrt代码基础之上,个人进行二次开发以后,对外发布的第三方固件。最早是针对ASUS RT-N66U路由器进行开发,后来也移植到了华硕其他路由器机型。 Merlin原作者官网:https://www.asuswrt-merlin.net 国内所提供的梅林固件均源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