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移动通信的发展,或者说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移动性,另外一个是宽带化。移动性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宽带化给我们带来了效率,在人们追求便利和效率的同时,移动逐步向宽带化发展,宽带也向移动化发展,这可以说是我们通信业的一个很明显的技术发展趋势。中国联通公司作为一个通信运营商也一直在积极地跟踪WiMAX有关的技术标准以及发展的有关动态。 中国联通在无线数据业务方面的实践 中国联通是国内惟一的综合电信运营商,有移动业务,也有固定业务,移动通信业务又包括GSM业务和CDMA1X业务,重要的特色是在CDMA1X的无线数据业务方面,并且近几年来移动增值业务在整个营业收入里面的比例是逐年递增的。中国联通在部分省市拥有5.8GHz和26GHz更高频段的无线数据业务。移动数据业务的特点,目前主要还是以无线上网卡的方式为主,也有以手机实现宽带的业务,它的优点是实现广义覆盖,只要有CDMA信号的地方都可以上网。但是它也有一些制约因素,比如说受技术制约,空中接口的传输速率有限,宽带业务难以大规模开展,尤其是最近随着用户数目的不断增加,大家可能在上网的时候会发现远远不如以前了,或者不如前几年那么畅通了。 中国联通的固定无线数据业务,目前主要是在3.5GHz、5.8GHz和26GHz三个频段上提供无线接入和无线专线的数据业务,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工作频段比较高,需要数据传输环境,架设室外天线站址的选择困难。第二个是26GHz系统有语衰的效应。第三是标准化程度比较低,成本比较高。总的来说,基于这三个原因使无线数据业务开展的并不理想。 不管是基于移动网络提供无线数据业务也好,或者是基于刚才3.5GHz和几个频段的固定数据也好,都存在着某种局限性。联通作为一个运营商,随着用户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发展竞争的压力,联通拥有的固定资源的匮乏是非常迫切要解决的问题。WiMAX技术可以说为联通带来了机遇,使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途径,或者说提供了更多技术选择的手段。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中国联通在6个城市开展了基于802.16d的WiMAX技术的无线接入系统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覆盖、吞吐量、带宽管理能力、业务支持能力等方面。 在测试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部分产品的吞吐量对环境比较敏感,非数据传输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部分产品在重载时丢包率增大,带宽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我们测试的产品基本上是以室外单元加室内单元为主的形态,产品的形态还有待丰富,特别是终端。 测试的主要业务包括互联网的专线业务、小区宽带接入业务、IP语音业务和其他一些综合业务的接入。运营商更多的是关心这个技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业务,能够满足我们用户哪些方面的需求,技术本身固然很重要,但是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更多的是考虑能不能带来一些盈利。 应对趋势发展WiMAX面临四大主要问题 下一代电信网的趋势和需求是围绕着用户需求的层次化系统,而且与宽带化、移动化紧密地结合,同时数据业务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宽带化和移动性结合,可以说对无线接入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数据业务要体现个性化、人性化、娱乐化以及多媒体化的特点,同时对终端的要求也比较高,希望不仅仅是双模,还需要多模的终端能够更好地支持网络的选择和切换。 为了迎合移动宽带化和宽带移动化的需求,不管是3GPP还是3GPP2都提出了未来移动网络演进的路线图,都对现有移动通信网络提供数据能力的未来演进路线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方向。3GPP和3GPP2演进的技术特征,它的物理层关键技术是MIMO技术等,它的架构呈现扁平化、IP化,在这种情况下WiMAX技术的出现为宽带化、移动化的结合,为未来无线数据业务提供了又一个选择。 从运营商的角度考虑,目前WiMAX开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就是频段的问题,目前对WiMAX还没有一个明确的频段规划,这影响并制约着它下一步的发展。 第二个就是产业链,从标准组织到芯片商,再到系统设备商、业务提供商以及运营商,整个产业链目前应该说已经有了雏形,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第三与未来的3G网络的关系还没有明确。WiMAX今后是单独组网,还是与未来3G的核心网以及业务平台,业务管理活动共用,这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同时带来的一系列用户鉴权,认证,计费,切换,漫游,QoS业务等关键技术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解决。 第四是终端问题,终端是制约整个产业链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未来的WiMAX技术要发展,终端究竟采用单终端的方式还是采用与其他系统多模的方式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等问题都要研究。 |
Powered by Discuz!
© 2003-2024 广州威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