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
发表于 2010-11-6 12:32
本帖最后由 比尔盖茨 于 2010-11-6 12:45 编辑
这样吧,sanking,你按你现在的成品天线另作一套给我测,只寄除了反射板外的部分,这样体积小些,好寄些,(搞不好我还是贪污了),反射板在面积,厚度达到要求后我想与最终效果的差别是不大的,差别大的是那些菱的边长与高度
补充一句重要的话:根据你的回复,我想为什么每个人折的天线就是按着图折的,也不一样,我想同上边我说的,主要是同边长有关系,在原始的图纸里,每个边的交叉是锐角或钝角,而我们是用铜丝弯的,在弯时,转角的地方就不一定完全是一样的了,导致有较大的误差,根据一些模具成型的经验,一般来说,在创键仿真模型时,那个转角我认为做成圆角是比较合理一些,转角的半径取铁丝直径的1倍左右,得到的实际图纸,与我们弯铁丝时得到的圆弧比较接近,弯出来的长度才接近仿真时的尺寸。当然也可以再大些,不过超过1.5倍直径时就没必要,当然了,你是线切割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sanking
发表于 2010-11-6 13:24
回复 13# 比尔盖茨
你提的,我也想过,也试过用变角,但是不可取,因为没法建模,4nec的弯线是由直线段组成的。。。。。这是悲剧的所在。。
也许用其它访真软件可以,但是我装了两个,没兴致去研究怎么用,到现在还不会。。。
还有就是这些尺寸上的个把毫米的差距在我想来应该都不会影响到能使用上有察觉的程度。继续纳闷中。
比尔盖茨
发表于 2010-11-6 14:03
回复 14# sanking
我用HFSS仿过,只是电脑要求高,使用时间长,但准很多,我不会用4NEC,但昨天装了个,用你们现成的文件,NND,仿真的速度也太快了吧,用秒来计啊,我那个HFSS,最少用分来计,优化最少用小时来计,搞不好是天数来计,我没那个耐心,我优化时间最长也就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看看有没有优化好,不好就算了,
sanking
发表于 2010-11-6 14:05
本帖最后由 sanking 于 2010-11-6 14:10 编辑
回复sanking
我用HFSS仿过,只是电脑要求高,使用时间长,但准很多,我不会用4NEC,但昨天装了个,用你 ...
比尔盖茨 发表于 2010-11-6 14:03 http://www.anywl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是的,个人电脑根本没法优化,连仿真都受不了那龟速。
所以用4nec2不错的。
只要用得小心点,得出的结果还是能相信的。
比尔盖茨
发表于 2010-11-6 14:11
本帖最后由 比尔盖茨 于 2010-11-6 14:20 编辑
手动改进的终级叠双菱终于又换了个振子测试了下,这次改动如下:把振子的边长由原20.39变成21.5,另一个边长25.44改成26.5,这样,总共用线192mm,然后用笔在上边作上记号,开始折,折后的记号在转弯的地方的顶点上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搞成很直的角,不过郁闷的是,这样一改后,振子离地的高度,变成了27.8mm左右,我用了一段27mm的电工管,垫上刚刚好,好处是,打胶时把天线压紧打胶就是了,上图,不说废话了
改动后的叠双菱,已经能完美的谐振于2.44G了,并且,与自制的单极天线比一下增益,发射源是2441MHZ的一个信号,不过不是很远,约1。5米外,单极感应的电压幅度为-74.95DB,叠双菱对准后,幅度约为-64.86DB,相差约10DB,我这个小单极天线的增益我仿过,约3DB左右,也就是说,叠双菱的增益这样比较约为13DB,考虑到信号源离天线只有1.5米,我想,远距离的信号,这个叠双菱的增益还要高些
比尔盖茨
发表于 2010-11-6 14:53
根据以上的测试,我有些心得是,那个图纸应当是正确的,只是,在折这个天线时,因为转弯的角度不好控制,导致误差较大
sanking
发表于 2010-11-6 16:55
本帖最后由 sanking 于 2010-11-6 17:18 编辑
回复 18# 比尔盖茨
你说的图纸是我的那个<终极版“叠双菱”天线-打印图及数据-V2.doc>吧。
其实上面的标注是中心点到中心点的距离,实际线长要考虑上线的直径的。最方便的就是直接对着图纸折,最精确了,用两把尖嘴钳,一把瞄准折点,稍退内一点点,另一把再折上去。就很精确了。
另外:你把17楼的内容补充到第一楼吧,大部分人没有耐心看到17楼的,特别是楼层数多的时候。
sanking
发表于 2010-11-6 17:09
本帖最后由 sanking 于 2010-11-6 17:25 编辑
对了,你增益说是DB,我的数据14.77是dBi,这两个有啥关系。
G(dBd) = dBi- 2.15
sanking
发表于 2010-11-6 23:43
全部数据能整理打包一下就更好了
scyaya 发表于 2010-11-6 17:32 http://www.anywl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呃?你懒了吧,
要图纸,搜 终极版叠双菱 就有了
sanking
发表于 2010-11-8 13:51
我后来想来想,
你的改进已经证明了图纸数据是正确的,那么就不寄去再测试了。
因为我自己用的觉得挺好的,ping值和下载速度都挺好:)
谢谢你啦,
比尔盖茨
发表于 2010-11-8 17:06
好,没事,多作实验,实践才是硬道理了
蓝宝石
发表于 2010-11-10 11:15
技术共同提高,谢谢大家!